第2章妥协循环_妥协循环

类别:都市生活 作者:血玥珏字数:2635更新时间:2025-10-16 09:48

深夜十一点,陆兵工作室的灯光还亮着。

“弧形结构不能全拆,但我们可以把曲率半径调整到符合消防规范。”陆兵用铅笔在图纸上划出一道柔和的曲线,“这样既保留了设计理念,又满足了甲方的要求。”

团队成员面面相觑。

助理小赵先开了口:“兵哥,这个方案我们上周就试过了,计算结果显示还是超预算。”

“材料可以替换。”陆兵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,“用预制混凝土代替部分钢结构,成本能降下来百分之十五。”

“但是重量会增加,”结构工程师老陈推了推眼镜,“地基要重新计算,工期至少延长两周。”

陆兵沉默地看着桌上的图纸。

那些线条曾经在他脑海中如此清晰,如今却变得模糊不清。

每一次妥协,都像是在他精心构建的艺术品上划下一道疤痕。

“先休息吧。”最终他说。

团队成员陆续离开,只剩下陆兵一人。

他关掉主灯,只留一盏绘图灯,光线在弧形结构的图纸上投下一圈温暖的光晕。

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银行发来的余额提醒。

他想起父亲的手术费,想起工作室下个季度的租金,想起团队里那些期待的眼神。

拿起外套,他决定去胡同口那家二十四小时咖啡馆坐坐。

那是他大学时期就常去的地方,老板是个退休的建筑系教授,店里挂着许多经典建筑的黑白照片。

推开门时,风铃清脆作响。

深夜的咖啡馆里只有一位客人:葛圆圆独自坐在靠窗的位置,面前摊着几份文件,还有一杯已经冷掉的咖啡。

她脱去了白天那身利落的西装,穿着简单的白色针织衫,头发随意地挽在脑后。

没有精致妆容的她,看起来年轻了几岁,也疲惫了许多。

陆兵犹豫了一下,还是走了过去。

“葛总监。”

葛圆圆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随即恢复了平静:“陆先生。”

“这个,是你落在会议室的。”陆兵从口袋里取出那支印着“同济大学”的铅笔,放在桌上。

葛圆圆的目光在铅笔上停留了一瞬,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右手无名指上那枚简单的铂金戒指。

陆兵这才注意到,那并不是婚戒,只是一枚素圈。

“谢谢。”她将铅笔收进笔袋,动作有些匆忙。

陆兵原本打算离开,却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:“可以坐这儿吗?”

葛圆圆看了看四周空着的座位,微微挑眉,但还是点了点头。

“你也常来这儿?”陆兵问道,点了一杯美式。

“偶尔。”葛圆圆合上面前的文件夹,陆兵瞥见那似乎是某个建筑竞赛的报名表,“这家店的老板是我大学老师的旧友。”

“李教授是个有趣的人。”陆兵说,“退休后开了这家咖啡馆,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,咖啡是流动的建筑。”

葛圆圆嘴角微微上扬:“这确实像是他说的话。”

短暂的沉默后,陆兵忍不住问:“你为什么会对卡拉特拉瓦有那么深入的了解?一般的项目策划,不会研究到那个层次。”

葛圆圆的手指在咖啡杯沿轻轻划着圈:“个人兴趣。”

“那个弧形结构,”陆兵突然转换了话题,“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设计。”

葛圆圆抬起头,等待他继续说下去。

“我父亲是桥梁工程师,”陆兵说,声音低沉,“小时候,他带我去看他参与设计的一座拱桥。那天刚好下着雨,桥在雨雾中像一道彩虹。他说,好的建筑不应该只是功能的堆砌,还应该给人希望和惊喜。”

葛圆圆的眼神柔和了些许:“很美的回忆。”

“他去年中风了,不能再工作。”陆兵盯着杯中深色的液体,“那座桥也因为城市改造,即将被拆除。”

咖啡馆里回荡着轻柔的爵士乐,吧台后传来咖啡机运作的声音。

葛圆圆沉默了片刻,然后做了一件出乎陆兵意料的事。

她从包里拿出一支红笔,在陆兵的设计图复印件上画了起来。

“如果你一定要保留弧形结构,”她说,笔尖在图纸上流畅地移动,“可以考虑把这些装饰性构件简化,同时将东立面的玻璃幕墙向内倾斜五度,这样不仅能通过消防审核,还能增强采光效果。”

陆兵惊讶地看着她修改后的方案。

不仅完美解决了问题,还在某些方面优化了他原有的设计。

“你学过建筑?”他忍不住问。

葛圆圆手中的笔停顿了一下,那枚素圈戒指在灯光下泛着微光。

“曾经。”她轻声说,然后将修改好的图纸推到他面前,“这个方案,应该能满足双方的需求。”

陆兵仔细看着那些红色的笔迹,突然明白了一件事:葛圆圆不是不懂他的设计,而是太懂了。

她清楚地知道哪些部分可以妥协,哪些必须坚守。用可放弃的***确保核心利益。

“为什么...帮我?”他问。

葛圆圆开始收拾东西:“我不是在帮你,我是在解决问题。恒隆需要这个项目按时推进,而你需要保住设计的灵魂。”

她站起身,穿上外套,又变回了那个干练的职业女性。

“三天后,我希望在会议室看到新方案。”她说,声音恢复了白天的冷静。

陆兵点点头:“谢谢你的建议。”

葛圆圆走到门口,停下脚步,却没有回头:“有时候妥协不是放弃,而是为了走得更远。”

风铃再次响起,她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。

陆兵独自坐在咖啡馆里,看着那张被红笔修改过的图纸。

那些线条不再是他最初的设想,却依然保留着设计的精髓。

他拿出手机,给团队群发了一条消息:“明早九点开会,有新方案。”

窗外,北京的夜空难得地出现了几颗星星。

陆兵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:桥梁之所以能跨越障碍,不是因为它坚硬,而是因为它懂得在力量和柔韧之间找到平衡。

妥协,或许也是这样一种平衡。

他喝完最后一口咖啡,拿起那张图纸。

三天后,他将带着这个折中的方案重返会议室。

这一次,他不仅准备了妥协,也准备了坚守。

葛圆圆站在胡同口的阴影处,看着陆兵离开咖啡馆。

她从包里拿出那支同济大学的铅笔,轻轻摩挲着上面已经模糊的字迹。

一阵夜风吹来,她拉高了衣领,转身走向另一个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