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2_灵魂猎物全文阅读

类别:现代言情,豪门总裁,逆袭 作者:苏情楚字数:4117更新时间:2025-10-26 17:55

清晨,苏情先醒来。她看着身旁熟睡的男人,昨晚的凌厉被柔和的晨光软化。她轻轻起身,准备离开,却听到背后传来声音:

“等等。”

楚闫行已经醒来,正注视着她。“谢谢你...昨晚的事。”

苏情点点头,递过一张名片:“我是作家苏情。如果将来你想聊聊...你的故事,联系我。”

她离开后,楚闫行拿起那张简洁的名片,背面写着一行小字:“每个人都值得被真正看见。”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苏情回到自己位于城市另一端的公寓,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雨水的湿气。她泡了杯浓茶,试图将酒吧里那个男人深邃而迷茫的眼神,以及清晨醒来时他眼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从脑海中驱散。这不过是次意外,一次偏离正轨的素材收集,她对自己说。然而,当她打开电脑,准备继续被编辑催稿的小说时,指尖却不由自主地在搜索栏键入了“楚闫行”三个字。

搜索结果瞬间弹出,夹杂着财经新闻和社会版的花边消息。楚氏集团继承人,家族业务涉及地产和新能源,标准的豪门望族。照片上的他通常出现在商业酒会或慈善晚宴,身边伴着不同的女伴,笑容得体却疏离,与昨晚走廊上那个脆弱无助的形象判若两人。苏情快速浏览着,直到一条不起眼的旧闻吸引了她的注意,关于楚闫行早逝的母亲,一位颇有才华的钢琴家。报道旁边附着一张黑白照片,那位温婉的女子颈项间,佩戴着一枚造型别致的胸针,那图案……苏情心头一跳,迅速从包里翻出昨晚穿的外套,摸索着那枚丢失的、她一直当作普通装饰品的袖扣。袖扣内里,那个她从未在意的徽章,竟与新闻照片中楚家传家首饰上的徽记惊人地相似。这枚袖扣是母亲留给她的遗物,只说是旧友所赠。

母亲和楚家……会有什么关联?

与此同时,城市顶级的豪华公寓里,楚闫行站在落地窗前,俯瞰着苏醒的城市。宿醉带来的头痛仍在隐隐作祟,但比头痛更清晰的是昨夜破碎的记忆碎片,女人坚定的声音,搀扶时传来的温度,还有她离开时那句“每个人都值得被真正看见”。他摊开手掌,那枚小巧的银色袖扣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。他认得这个徽记,这是家族早年仅限至交好友或重要合作伙伴才能获赠的信物,近二十年已不再轻易赠予外人。那个叫苏情的陌生女人,怎么会拥有它?是巧合,还是别有用心?他想起那些围绕在他身边、各怀目的的人们,一丝警惕涌上心头,但另一种更强烈的、名为“好奇”的情绪,却悄然滋长。

几天后,苏情勉强将新章节发给编辑,笔下的富二代角色却意外地有了更立体的灵魂,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察觉的、源自楚闫行的孤独感。她几乎要说服自己那晚只是插曲,直到门铃响起。

门外站着的,正是楚闫行。他换了一身剪裁合体的休闲装,少了那夜的狼狈,多了几分清俊矜贵,但眼神深处依旧藏着一抹难以化开的郁色。他手里拿着一个丝绒盒子,而非苏情的名片。

“苏小姐。”他开口,声音比那夜低沉清晰许多,“物归原主。”他将盒子递过来,里面正是那枚袖扣。

苏情有些愕然地接过:“谢谢……你怎么找到这里的?”她记得自己只留了电话和笔名。

楚闫行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、近乎自嘲的弧度:“在城里,楚家想找一个人,并不太难。”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她身后堆满书籍稿纸的工作台,“而且,你是一位不算低调的作家。”他指的是苏情几年前一本畅销书的作者简介里的旧照背景,被有心人放大分析后定位到了这个小区。

苏情瞬间感到一丝不适,这种被调查的感觉并不美好。“楚先生,如果你是来感谢那晚的事,不必客气。如果是为了这枚袖扣,”她晃了晃盒子,“现在物归原主,两清了。”她下意识地想结束这场意外的再会。

“不完全是。”楚闫行阻止了她关门的动作,动作很轻,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气势,“我查了这枚袖扣的赠予记录。最后一枚,是二十二年年前,家父赠予一位名叫‘苏婉’的女士,感谢她在我母亲病重期间的倾力相助。苏婉女士……是你的?”

苏情怔住。苏婉,正是她母亲的名字。母亲曾是护士,但从未提过与楚家有这样的渊源。“是我母亲。”她低声回答,心中疑窦丛生。母亲生前清贫度日,怎会与楚家这样的豪门有交集?

“看来我们之间,并非毫无关联。”楚闫行看着她脸上的震惊,不似伪装,心中的疑虑稍减,好奇更甚,“我想请你吃顿饭,一方面感谢那晚,另一方面……或许我们可以聊聊我们的父母,以及这枚袖扣背后的故事。我知道这很唐突,但……”他停顿了一下,目光坦诚地看向她,“这对我很重要。”

苏情看着眼前这个看似拥有一切,却执着于一段过往的男人。作家的本能告诉她,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值得挖掘的故事,而内心深处,某种难以言喻的牵引力,让她无法简单地说“不”。

“只是吃饭。”她最终说道,带上了一丝戒备。

“当然。”楚闫行点头,眼中掠过一丝她未能察觉的、计划得逞的微光,“今晚七点,我来接你。”

门关上,苏情背靠着门板,心跳莫名有些快。

晚上七点整,楚闫行的车准时停在苏情公寓楼下。不是想象中张扬的跑车,而是一辆线条流畅、低调却难掩奢华的深灰色轿车。他亲自下车为她开门,动作绅士得体,与那晚判若两人。

餐厅位于一栋摩天大楼的顶层,环境私密,视野极佳,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璀璨夜景。落座后,气氛有一瞬间的凝滞。苏情穿着简单的黑色连衣裙,与周围衣香鬓影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,但她神情自若,目光更多是好奇地打量着周围,而非怯场。

“这里说话方便吗?”苏情率先打破沉默,她意指那些可能存在的、认识楚闫行的目光。

楚闫行微微颔首:“我包场了。”语气平淡,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。

苏情挑眉,没说什么。阶级的鸿沟,在此刻清晰地显现。

前菜上来后,楚闫行切入正题,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泛黄的文件夹,小心地推到她面前。“这是我能找到的,关于***苏婉女士和我家有限的交集记录。”

苏情打开文件夹,里面是几张旧照片和一份简短的文件复印件。照片是合影,背景像是医院花园。年轻时的苏婉护士穿着白色护士服,笑容温婉地站在一位气质高雅却面带病容的女士身边,那便是楚闫行的母亲。另一张照片里,还有当时尚且年轻的楚父。文件则是一份私人护理委托协议的片段,上面有苏婉的签名和楚家的印章,日期是二十多年前。

“我母亲后期病情反复,需要特别护理。苏婉女士是当时医院最好的护士之一,由她主要负责我母亲的临终关怀。”楚闫行的声音低沉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,“父亲说,母亲最后那段日子,多亏了苏女士的悉心照料和精神慰藉。这枚袖扣,”他指了指被苏情小心收在包里的丝绒盒子,“是楚家当时表达谢意的信物之一。”

苏情看着照片上母亲年轻的面容,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。母亲确实提过曾照顾过一位重要的病人,但从未详说,更未提及楚家的显赫背景。她一直以为母亲只是恪尽职守。

“母亲去世后不久,苏婉女士就辞去了医院的工作,据说离开了这个城市,后来便失去了联系。”楚闫行看着她,“家父一直记得这份情谊,也曾试图寻找,但……你知道,世事变迁。”

苏情沉默了片刻。母亲确实在那之后换过城市生活,也换过工作,最终定居在现在的地方,过着普通的生活直到病逝。她抬起头,直视楚闫行:“所以,你找我,是为了替父亲完成一个迟到的感谢?”

楚闫行与她对视,餐厅柔和的光线在他深邃的眼中投***影。“部分是。但更多的是为了我自己。”他顿了顿,似乎在斟酌词句,“我对我母亲的记忆很模糊,那时我还太小。关于她的事,家里很少有人提起,尤其是父亲……而你是唯一可能知道些‘外面’情况的人。”

“外面?”苏情捕捉到这个奇怪的用词。

“楚家就像一座堡垒。”楚闫行扯出一个没什么笑意的笑容,“里面的信息,都是经过筛选的。我想知道,在***,一个外人眼里,我母亲到底是什么样的人?她最后的日子……究竟是怎样度过的?”他的语气里,带着一种近乎恳求的真诚,这与他富家子的身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。

苏情的心被触动了。她意识到,眼前这个男人,坐拥亿万家产,内心却有一个巨大的、关于母亲的情感空洞。那晚在酒吧,他的脆弱并非全因酒精,而是源于这种深植骨髓的孤独。她想起了自己正在创作的小说,主角的动机突然变得清晰起来。

“我母亲……很少提起过去。”苏情缓缓开口,看到楚闫行眼中一闪而过的失望,她话锋一转,“但她留下了一些日记。也许……里面会有相关的记录。”

楚闫行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那是一种看到希望的、真实的光彩。

“不过,”苏情补充道,带着作家的谨慎,“日记是母亲的隐私,我需要时间整理,也需要判断哪些内容可以分享。”

“当然!我完全理解!”楚闫行立刻表示,语气甚至有些急切,“我可以等。任何你需要的时间。”

这顿晚餐的后半段,气氛轻松了许多。他们聊起了不那么敏感的话题,比如苏情的写作,楚闫行偶尔提及的、不涉及商业机密的旅行见闻。他知识渊博,谈吐风趣,当他不刻意保持距离时,其实是个很有魅力的交谈对象。苏情不得不承认,她对他开始产生超越“素材”的兴趣。

晚餐结束,楚闫行送苏情回公寓楼下。下车前,他递给她一张私人名片,上面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串手写电话号码。

“谢谢你的晚餐,还有……你分享的信息。”苏情接过名片。

“该说谢谢的是我,苏小姐。”楚闫行看着她,夜色中他的目光显得格外深邃,“谢谢你那晚出手相助,也谢谢你……愿意给我一个了解过去的机会。”

苏情转身上楼,心情不再平静。她回到公寓,从柜子深处找出母亲留下的那个旧木盒。里面果然有几本皮质封面的日记本。她深吸一口气,翻开了第一本。她知道,她即将踏入的,可能不仅是母亲的往事,更是一个庞大商业家族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。

另一边,楚闫行坐在车里,并未立刻离开。他看着苏情窗口的灯亮起,才缓缓对司机吩咐道:“回老宅。”